在一百多年时间里,以汉姓+蒙古名成为社会潮流,穿蒙古服饰如曳撒侄孙服成为时尚,传统汉族语言里或多或少带着蒙古俚语,可以说各个阶级都以学习蒙古为荣。
朱元璋,在元末投靠郭子兴时,因为作战勇猛,时人也称呼其为拔都儿。即使在建立明朝之后,朱元璋以国家法律法规强制要求改用汉唐衣冠,去除腥膻,废除蒙古服饰,但是蒙古文化的外在表现之一服饰仍然顽强影响着人们的穿着打扮。天顺年间首辅李贤在早年游历北京时,在笔记里感叹北京胡风严重。
元朝带来了明朝“国服”曳撒,元朝带来了袄裙,元朝带来了比甲,元朝带来了简化的冕服、祭服,元朝带来了官服上的补子,元朝带来了云肩,元朝带来了通袖襕,对于汉服党来说最最重要的是元朝振兴了唐宋时代早就式微快被圆领和直领对襟服饰完全取代的交领服饰,并把交领的式样从之前的Y式变为y式。明朝刚建立的时候明太祖企图复兴唐宋服饰,在《复衣冠如唐制文》中明确规定圆领服饰才是中华正统,可惜他后人并不怎么听他的话,像明宪宗在宫里就天天穿着曳撒戴着卷檐帽把自己打扮的像个蒙古大汗。曳撒甚至成了明朝皇室的赐服,地位和功能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清朝的黄马褂就知道了。
元朝对明朝汉服贡献如此巨大,汉服党却天天说交领很汉族、蒙元很蛮夷,这绝对是忘恩负义的表现。
因为土木堡之变以来,大萌上下不仅对蒙古诸部呈现日趋保守仇视的态度,推行的教育或多或少带着狭隘的汉民族主义情绪,由此对从小接受藩王教育,耳濡目染道长具有深远影响,具体一点,对于俺答持之以恒的求贡行动,尚且不理不睬,直呼其为丑虏禽兽之类。于是连带着道长对于流传已久的蒙古服饰亦是深恶痛绝。此为道长个人性格以及成长环境因素导致。
是故,秉持着这样的心态,嘉靖初的服饰改革里,依托祖宗之法里复古汉唐衣冠之类,对左衽风俗当然是不能容忍,也是因为这样嘉靖一朝也从常服,礼服,祭服,官服,方方面面极力消除蒙古影响。
特别严重的影响,而且这些服装都进行了更改和创新,很多官员穿的衣服颜色和当时的颜色是完全一样的,制作都是比较精致的,非常豪华。
影响了现代的服装设计,影响了现代的经济交流,影响了现代的文化,也影响了现代的思想,还影响了现代的宣传。
给了现代人一些境界,很多衣服都融入了这样的元素,是非常受人们欢迎的,而且穿起来也非常的好看,非常的有民族特色。
元朝带来了明朝国服以撒,元朝带来了裙袄,元朝带来了冕服,祭服,元朝流行织金服饰对后世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