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不准藩王擅自进京,清朝却为何反其道不准王爷出京?

两者为何有如此区别?
2025-06-28 15:28:0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清朝和明朝很多制度非常的相似,但是对待王爷上,这两个朝代的方式可谓是截然不同。明朝是分封藩王,不准王爷进京,到了清朝之后就变成了不准王爷出京,这又是为什么?

首先在明朝都是皇帝的兄弟的或者是建立了许多功劳的臣子,才会被封为藩王,当时藩王自己驻守一方,有着自己的封地,拥有自己的兵权。

明朝不让他们进京城的原因,一是可以让他们抵御外敌的入侵,在当时,蒙古对内地也虎视眈眈藩王封地在外能更好地护守京城的安全。二是因为维护集权统治,如果各个藩王都在京城,容易为了争夺权力乱了王朝。特别是有了后面的靖难之役,朱棣也开始削藩,有效避免了藩王夺取政权。

清朝在这件事情上的做法是完全相反的,在封王这个问题上,只有皇帝的兄弟,可以被封为亲王,并且王位不能实行世袭制,且隔代王位还会降级。清朝的王爷一生都生活在京城,不止王爷的初心是为了防止亲王在外面招兵买马,建立自己的军队,培养兵力后起兵造反。而且亲王在京城中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行事,也是为了便于皇帝更好掌控他们,但是清朝这样容易造成王爷与乱臣贼子勾结干涉内政,出现几个儿子夺嫡的情况发生。比如在清朝历史上,我出现了什么辛酉政变、九子夺嫡等事件的发生。但是,清朝不让王爷出京好处也很明显,王爷有没有权力,兵权,王爷的生杀大权都是皇帝说了算。这也有利于维护统治

回答2:

明朝藩王不准入京是因为当时的藩王都有自己的封地和一定的权利,不能让他们入京,清朝的王爷已经没有实权,就放在京城看管住。

回答3:

因为两个朝廷制度不一样,明朝藩王在外面能管理国家地区,清朝不让王爷出去,可以看管在皇宫,没有实权。

回答4:

都是为了提高君主专制才选择的措施。明朝不许藩王进京是怕藩王勾结京城
里面的官员而清朝不许王爷出京也是怕王爷勾搭京城外面的官员

回答5:

因为王爷距离远的话会私自发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如果把他们放在身边的话就可以监督他们不会构成威胁。